现在,都市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令人吃惊的“退化”。这些孩子一生下来就离不开大人,很少想到遇事需要“独立思考”的问题。
假期中组织“军事活动营”,当这些孩子坐着大客车到达营地之后,第一反应就是好奇和兴奋,但竟然没有一个会打探:这是什么地方?离我的家有多远?在教会他们看地图坐标后,这些孩子还是没有一个实际的方位概念,在旷野里指不出自己的城市在哪个方向,至于路程概念,更不用说了。女孩子们认为,只要老师知道就行了,我们自己何必非要知道这些不可呢?
关在家里不知道,拉出来闯一闯方知晓。上面碰到的那些问题十分普遍。比如应用地图来选择行动路线,当问及他们时,他们竟然不知道该怎样表述行动路线经过的先后顺序。
也许是在城市喧嚣声里长大的原因,都市的孩子多缺乏分辨远方声音的经验,没有远听觉的意识。都说孩子的小眼睛尖,可是他们在夜间观察训练中常大出洋相。现在的孩子很少在晚上走出家门和邻居小朋友们玩“藏猫猫”的游戏,因为天一黑爸爸妈妈就不让他们出门了,而他们自己也都懒得出门——除了因课外作业以外,在他们眼里看电视、玩电子游戏机和电脑更接近现代社会。
“只生一个好”,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。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“小太阳”,自幼以我为中心,一旦参与群体活动,就暴露出交往能力弱、群体适应性差的弱点,甚至在他们身上看不出想与同龄人交往的欲望。这个弱点在临时性的组织中尤为明显。对于一个陌生的群体环境,他们多数不会很快拉帮结伙地玩起来。在活动营里很多孩子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,就不知干什么才好。有的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床上,有的漫无目的地一个人转来转去,懂得结伙游戏的多为早就相识的一群。即使老师好不容易把那些“陌路仔”凑到一起,等老师一转身,他们又散了,他们说不知道和陌生的小朋友在一起怎么玩。
城市的孩子之所以出现“退化”,很关键的一点,是因为他们赖于成长的“社会生态环境”遭到了破坏。孩子一出生,就生活在防盗门里。父母过分的保护隔绝了孩子们与同龄人之间的游戏群体,而孩子们的交际能力正是在这种群体游戏中发展起来的。如今的孩子过多地生活在电视、VCD、电子游戏机、音响、电脑等所制造的“虚拟空间”里,没有自然空间的生存体验,当然会变得又“盲”又“聋”,辨别方向等能力自然差了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,人类的某些天性是只能在儿童时期形成的,错过这一时期,就可能成为终生的“性格残疾”。看来,城市儿童教育将是21世纪的一个难题。
(马文)